面授课程网校课程|

砖题库直播职位库文库题库阅读|

微信QQ群问答师资

分校电话

公务员面试热点:“大学生踹女童”别让情绪左右了行为

2017-06-05 13:42 广西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:未知

  广西华图教育(微信号:gx-huatu)整理了2017广西事业单位招聘即时招考信息,并为各位考生提供公务员、广西事业单位招聘、银行、教师、政法干警备考课程。咨询电话:0773-5843522、5841422!!更多考试信息、备考指导请关注广西人事考试(http://guilin.huatu.com/)。

  公务员交流群:377952390 

 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

  5月12日晚,宋女士跟另一位家长带着两个女童在大连某饭店吃饭。在饭店里,两个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,邻桌的女大学生嫌孩子吵闹,奔向宋女士的女儿辰辰,踹了她一脚。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。而据饭店公布的完整视频显示,女童妈妈不仅在店里乱扔东西,还扇了店员好几巴掌。目前双方已做出回应。辰辰母亲称,自己护女心切;女大学生则表示,自己只踹了椅子,但承认不该冲动,愿意道歉并赔偿。(5月16日《半岛晨报》)

 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

  @钱江晚报高路:女大学生在嫌孩子吵闹的时候,有没有想过,好动自我本就是孩子的天性,而自己的行为是比不文明行为更恶劣的违法行为。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没错,但那么密集的反击,激烈的动作,而且都当着孩子的面,这真的是为孩子好吗?至于网上的一些极端言论,我不相信,你们看不到问题的另一方面。

  这件事的谁对谁错还在其次,关键在于,一些人对一些事作出了过度的反应,这种过度反应被绑架上道德和素质以后,引发舆论场的分歧。女大学生制止孩子吵闹没错,却用错了方式,母亲急于讨回公道也没错,但当她数次纠缠、出手打人、并迁怒于他人以后,她已经越线了。大家都过度扩张了自己的权益,而忽视了他人的权益,以至于让事态滑向了极端。这并非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事件,可是,网上给出了太多的答案,这些答案中有些是情绪冲动,有些是真实想法,但都反映出了价值观的混乱。

  过度反应中有戾气的魅影。换位思考,推心置腹,都不难明白其中的道理,可现实中又都只攻其一点不及其余,同情心被忘得干干净净,同理心被抛到九霄云外。情绪决定了立场,谩骂代替了说理。大家都被情绪模糊了双眼,蒙蔽了心智,选择性失忆,选择性失盲。

  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在基本的原则问题上达成一致是非常可怕的,因为道理变得失去了作用,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,而忽视了外界的感受;每个人都片面地强调自己的权利,而忽视了别人的权利。这正是戾气滋生的沃土,不除掉这样的土壤,不反省自身的权利主张,每一起极小的事件都可能像这次争执一样,引发轩然大波。

  @新京报李冰冰:日前,“女大学生飞踹4岁女童”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。早在事件被披露之初,网上一边倒地批评女大学生。而随着完整视频被曝出来,显示女大学生只是踹了椅子,并未踹到小女孩,倒是女童母亲反应特别激烈,舆论也开始多元起来。随后,网友们争相在此事上站队:一种看法谴责女大学生,认为孩子太吵应向家长反映,不该直接动手;另一种观点则是“熊孩子”在公共场合太过吵闹,父母如果管教不好,自然会有人帮你管教。

  其实,客观来看,女大学生与女童母亲均需“各打五十大板”。

  面对“熊孩子”之扰,女大学生本可通过提醒女童母亲或请求饭店服务员来解决问题,“脚踹女童”反而有失文明素养;而女童妈妈放任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,也是一种教育上的失职。随后,面对孩子被踹,激烈回击,甚至将其发在网上,则有些以暴制暴了。

  “熊孩子”+不理智女大学生+剽悍母亲的IP,迅速裹挟网络,酿成了一起公共事件。这场闹剧也反映了相关各方社会公德的缺失。只要社会规则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来,类似事件就不会绝迹。

  @华西都市报朱昌俊:面对“熊孩子”,正确的方式到底是什么?我们又该如何以正确的姿态围观这样的事件?首先需要明确,“熊孩子”犯事了,首先应是与家长的教育有关,家长应该负责。那么,相对应的,第三方寻求解决的方式,也只能是找孩子的父母进行协商,而不能对孩子施加过度的直接干预,像这起事件中女大学生这般,直接用脚踹,不仅失当,也有违法之嫌。其次,那些在网上表示同情女大学生的,未必在现实中就一定会对“熊孩子”暴力相待。但很显然,于这样一起突发事件面前,更多网友声援的却是一个打小孩的成年人,这恐怕已经够得上是一种舆论的失态。这种态度,一方面不应该是一个成熟的社会,对于未成年人该有的公共姿态;另一方面,如此群体性的情绪宣泄,只会滋生更多的暴力与非理性情绪。当然,如何教育孩子更多的遵循公共规则,是家长们必须肩负起的教育责任。但回到整个事件中来,舆论围观无论如何都不能搞成了情绪发泄,支持暴力不对,支持对孩子的暴力就更加值得警惕;“熊孩子”需要教育,但社会应有的宽容之态,却不能丧失。

  @庆阳网郭文斌:因为孩子太吵闹,在餐厅用餐的女大学生站起来踹了一脚,虽然没踹到小女孩,但显然也是朝向孩子的,其暴力解决的意图很明显。而孩子的母亲更是反应过激,动手打人,还打了店内拉架的服务员。当然,事后双方都认识到错误,都愿意道歉,但事件本身却给了我们全方位思考的契机。

  之一,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场所吵闹该如何管?孩子在公共场所吵闹并不罕见,在图书馆、电影院、饭店等场所,孩子到处乱跑,大声喧哗,一些家长会制止孩子,但有些家长却只顾着玩手机或是聊天,对于孩子的吵闹不顾不问,似乎“孩子还小”是其可以任性妄为的理由。对此,家长必须改变错误的家教观念,当孩子影响到其他人时,理当及时批评教育。

  之二,面对陌生孩子的吵闹,受影响的当事人该如何制止?用暴力手段,是不允许的。最好的做法是和孩子的家长沟通,或是与孩子本人沟通。如果均行不通,则可以让服务员解决。当然,事先也可以要求服务员解决。

  之三,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或管理人员,要承担起自己的职责。小孩子吵闹看似与自己无关,但毕竟在自己所服务的场所内吵闹,影响到了其他顾客。相关人员应提醒其家长注意,也可以自行积极引导,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有趣的事情上去。餐饮等商业机构,不妨设置游玩角、图书角等小空间,吸引小顾客的注意。

  总之,“大学生飞踹女童”事件,可以视为一次很好的文明教育。广大公众不妨都将其看成一面镜子,照照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需要改进。

  @长江网徐义闯:毋庸置疑,“女大学生飞踹4岁女童”显然是一件暴力侵害事件,一经媒体披露,引发公众关注的同时,其实也引发了广大“吃瓜群众”极大的共鸣,有几个人没有遭遇过小孩子在身边的喧哗、捣蛋,而孩子家长却置若罔闻或助纣为虐的,更有甚者,有的家长纵然小孩子在公众场所大小便,旁人一般都一笑置之,毕竟是孩子嘛,天真无邪、不谙世事,但内心对此类不文明行为的厌恶、反感是肯定的,因此,可以说大多数人的敢怒不敢言或见怪不怪,间接助长了孩子家长在公众场合不注意约束、制止自家孩子的调皮捣蛋的言行,而女大学生的暴力“飞踹”只不过又一次将这一公众话题推到广大公众面前。

  如同“女司机强行超车,被拉下来狠K一顿”获公众一片叫好声类似,女大学生“飞踹”女童事件,暴露出网友对公众场所秩序文明回归的一种强烈期盼,潜意识里希望我们大人要注意公众场所的礼仪言行,当然对孩子的粗鲁无礼举动也得强化教育和引导。

  必须看到,网友的评论情感的、感性的比重远远大于理性的、建设的思考。就本起事件而言,无论舆论分化到何种地步,有几点共识是不应偏离的:一则无论孩子如何调皮、扰民,直接“飞踹”孩子是不应该的,可以与大人进行交涉,可以对孩子予以教育引导,但绝不能诉诸暴力;二则文明礼仪是双向的,任由小孩子公众场合喧哗是粗鲁的、不文明的,难道直接用武力上前制止就是有素质、教养的表现吗?从某种意义上讲,后者还不如前者;最后暴力、戾气从来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手段,女大学生要铭记,孩子妈也当谨记在心,以暴制暴只能激化矛盾,无助于问题的解决。

  “女大学生飞踹4岁女童”舆论分化严重,从该社会现象的公众容忍度而言,显然是正常的,忍无可忍的一些民众亟需女大学生们帮忙“出头”;而从充满戾气、暴力的解决问题争端的方式上看,这样的舆论分化无疑是情绪化的,乏理性的,也是令人忧心的。

  华图解析: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舆论热议,可能是因为大多数人遇到过此类事件,从而能感同身受,但是,不管谁对谁错,采用极端的方法解决问题,都不是可取之法。

  我们生活在一个文明的时代,这不仅要求其他人文明待人,我们自己也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,就拿本事件而言,作为父母,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,也要约束所携带儿童的言行不骚扰别人。也不能因为是孩子,就理应得到别人的关照;作为女大学生,首先应该提醒并且告知女童的母亲管束好自己的小孩,如果无效则可以要求饭馆服务人员来协助维持秩序,而不应该用缺乏教养的方式来暴力相向;作为店里的其他乘客,对于这种行为要选择加以制止,而不是容忍、忽视,以至于让更多的人丧失了公德心。

  所以,想要避免此类事件,不仅需要加强法制教育,还需要强化道德、礼节和公德心的教育,只有这样,社会才能向着良性发展方向迈进。

(编辑:小梁)

广西华图微信
Smohan

广西华图资讯

广西华图教育官方微信:gx-huatu

立即关注
  • 200+ 每日阅读
  • 1500+ 粉丝
  • 30+ 每日转发

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

最新招考
照片调整
直播讲座
职位查询
备考指南
时政热点
每日一练
砖 题 库
华图官方微信 华图微信 微信号:huatuv
京ICP备11028696号-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